隨著國內、國際政治經濟形勢的發展,政府采購的內部和外部環境也發生了變化,因此,應在政府采購監管中樹立全新的理念。
樹 立 結 果 導 向 思 維 結果導向首先強調的是要站在結果的角度思考問題,體現的是管理和工作的結果。要努力構建有利于結果導向的政府采購規章制度、執行機制、監管模式,進一步推動政府采購管理從程序導向型向結果導向型的重大變革,積極開展政府采購績效評價。 強 化 促 進 經 濟 增 長 的 意 識 政府采購既是一項政治制度,更是一項經濟制度。政府采購也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思想理念,政府采購的管理制度應強化促進經濟增長的意識,進一步全面落實政府采購的政策功能,為“五位一體”總體布局的戰略目標的實現服務。 強 調 誰 采 購 誰 負 責 主 張 應轉變觀念,強調誰采購誰負責的主張,改變過去“牽著采購人走、扶著采購人走”的監管模式,放心讓“采購人自己走”。減少審批事項,全面貫徹“法無授權不可為,法定職責必須為,法無禁止皆可為”的精神,推行“無為而治”的監管模式,全面落實采購人的主體責任。 打造服務型監管體制 要樹立管理就是服務的觀念,將監管融入服務之中。要從制度設計入手,針對政府采購監管對象的不同,將政府采購的監管行為“植入”每一次的服務之中,實行在監管中服務,在服務中監管。 二 完善政府采購監管制度的建設 堅持依法治國,法制必須先行?;鶎诱少彽谋O管,應該在政府采購法規框架下,依據自身的特點,制定完善的政府采購監管制度體系,使政府采購的監管活動做到有法可依。 制定《政府采購監管的運行規程》 政府采購監管部門,是財政的內設機構,它的運行是在財政部門的總體布置下開展的,其相互之間既有交叉,也有配合,還有重疊,應制定《政府采購監管的運行規程》。運行規程的制定,既可防止內損,又可整合財政監管力量,明確財政部門內部各管理科室的職責。 完 善 監 督 檢 查 實 施 細 則 對監管對象實施檢查,是加強監督的有力措施,政府采購被監管對象結構復雜,因此,檢查方式、檢查手段、檢查程序和檢查內容都有所不同。為了規范基層政府采購的監督檢查活動,應制定出臺《政府采購監督檢查實施細則》。 出臺《采購代理機構操作和管理指導辦法》 政府采購代理機構是采購人的受托人,接受采購人的委托,代理采購集中采購目錄外、采購限額標準以上的采購對象業務。采購代理機構作為政府采購活動中的重要參加人,其采購操作活動必須規范。因此,一方面要出臺采購代理機構代理操作行為規范,對其操作各個環節和各種當事人的行為進行規范;另一方面要出臺保護采購代理機構合法權益的規章,規范采購人的對采購代理機構遴選或選擇行為。